五臺山這個名字對于很多人來說都并不陌生,記得在很小的時候就從評書當中聽說過楊家將中的楊五郎在五臺山出家的故事。長大后,又漸漸了解到關于清朝皇帝順治在五臺山出家以及康熙皇帝多次來五臺山尋找父親的故事。據記載,康熙皇帝到五臺山朝拜5次,乾隆皇帝來此朝拜6次。再有,《水滸傳》中的水泊梁山的英雄花和尚魯智深也曾經醉酒后大鬧五臺山,雖說不一定都是歷史上的真實的典故,但也讓人不由得對五臺山非常的神往。所以呢,五臺山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充滿著許多神秘色彩的地方。
菩薩頂 ,它位于山西省五臺山臺懷鎮的靈鷲峰上,是五臺山十座黃廟(喇嘛廟)中的首廟。由于它的建筑雄偉、金碧輝煌,遠看好似西藏拉薩的布達拉宮,因此人們又把它叫做喇嘛宮。菩薩頂是滿族語言的叫法,意思是文殊菩薩居住的地方。菩薩頂歷史悠久,到了清朝,它實際上成了皇室的寺廟,地位極其尊貴。
菩薩頂是五臺山最富麗堂皇,也是最大的喇嘛寺――菩薩頂。它坐落在五臺山中心區靈鷲峰頂。靈鷲峰頂,傳說就是文殊菩薩居住、說法、演教的地方,故此而稱菩薩頂。菩薩頂的寺名叫“大文殊寺”俗稱“菩薩頂寺”。
到了清朝,菩薩頂實際上成了清皇室的寺廟,地位極其尊貴,康熙、乾隆朝圣五臺山時,也把菩薩頂作為行宮,按照清王朝的規定,菩薩頂的主要殿宇,都鋪上了表示尊貴的黃色琉璃瓦,放眼放去,金碧輝煌、富貴豪華,其形態,其氣魄,一點也不遜于皇家宮室,這在五臺山,甚至全國范圍內,都是罕見的。(中國題字網編錄)
嘉慶石碑上一年到頭的濕腳讓人對此印充滿著很多疑問
菩薩頂是文殊菩薩的一個道場,也是康熙皇帝的父親順治皇帝出家的地方,里面有康熙、乾隆、嘉慶立的三座碑。在嘉慶立的那座碑上,永遠有個濕腳印,科學無法解釋??滴趿⒌谋诖笮蹖毜钭笄胺?,乾隆的右邊,但高出康熙8公分,這符合中國人左為上的習俗,但嘉慶卻把碑立在了康熙的左前方,這是有悖倫理的,據說佛祖看不下去了,就給了嘉慶一腳,所以在他立的碑上永遠的留下了濕腳印,并且清朝在嘉慶時期走向了衰敗。
出了天王殿,就是一座四柱三門七檐的高大彩繪木牌樓。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即公元1694年所立。中間的牌匾上有康熙皇帝手書的四個大字“靈峰勝境”。雕龍刻風的“靈峰勝境”牌匾真跡,上面有康熙皇帝的御用大印,奇就奇在”峰”字下面少了一橫,這一橫呀,原來有幾個版本。
版本一:傳說康熙題字的時候喝了酒,少許有些醉意,寫的時候沒留神就漏寫了那么一筆。問題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誰敢那么大膽說他寫錯字??苫实蹖懙淖钟譀]人敢隨便加一筆。后來當地一個道臺想了個辦法,在制作匾額的時候干脆將錯就錯說皇上故意少寫一筆,意思是留戀忘返。
版本二:康熙來到五臺山,尋找生父順治皇帝,遇到一高僧,上前詢問法號,高僧沒有言語,在地上寫了八加一個X,康熙很是納悶,為何高僧是此法號,走出好遠,頓時大悟,原來八叉,合在一起便是一個”父”字。后悔莫及,就這樣康熙皇帝與父親順治,從此無緣再見,在此處寫下這”云峰圣境”四個字,峰少一筆,預示自己遺憾終身。
版本三:傳說康熙認為就算用靈峰二字,也表達不出眼前的勝境來,所以就故意少寫一橫。
版本四:據說康熙是運用書法的“缺書”手法,來表達自已的心情。書寫“峰”字少一橫,這一橫代表煩惱。登高望遠,讓人就會感受到忘卻塵世一切煩惱,身心無比清凈。